照窯天目茶碗與鈞瓷
  • 首頁
  • 照窯精品
  • 展售點
  • 最新消息
  • 媒體報導
  • 品牌與藝術家
  • 天目茶碗與鈞瓷
  • 聯絡我們
  • 相簿
    • 油滴天目茶碗
    • 兔毫天目茶碗
    • 天目小杯
    • 天目瓶與蓋罐
    • 照窯鈞瓷
  • 部落格

天目茶碗的故事


“天目茶碗” 在中國宋代稱“黑釉陶”,是當時「鬥茶」文化的要角。宋朝物富民豐社會安定,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繁榮與文化最輝煌的時代,在思想, 藝術、音樂、文學、哲學, 科技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近代很多中外歷史學者認為宋朝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的文藝復興時期。 

宋代理學興盛,重視人的內省工夫,通過內心沉思使心靈得到淨化。宋人鬥茶成風,鬥茶不僅僅鬥茶品的優劣,同時使人的內在向上提升,鬥茶因此成為追求精神愉悅的時尚活動,文人詠茶成趣,飲茶藝術也因此發展到了歷史顛峰。天目茶碗在當時備受青睞,從皇室到達官貴族都特別鍾愛,尤其是建窯的「兔毫盞」它裏外碗壁上都有像兔毛狀的細長絲紋,極為美觀,在宋徽宗時已作為宮廷御用茶器。

宋代留下許多讚揚兔毫盞的詩句: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一書中,讚賞兔毫盞:

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燠發茶采色也。

蘇東坡《送南屏謙師》詩中提到:
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蔡襄《北苑十詠》茶詩中也寫:
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 
這裏的兔毫斑就是指建窯兔毫天目茶碗。

“天目茶碗”
在宋朝時,由日本留學僧人從中國浙江天目山一帶的佛寺帶回國,日本人稱之為“天目茶碗”。元滅宋後,中國人遺忘了這項技藝,天目釉產品絕跡。所幸傳到日本後,由日本人將飲茶文化和天目茶碗保存並發揚光大。從現代角度來看,天目結晶釉在11~12世紀時,已是人類文明史上極高的工藝成就 !! 至今許多東西方的陶藝家都喜鑽研“天目釉” ,全世界也沿用“天目茶碗” 的名稱。

鈞瓷賞析


鈞瓷始于唐,盛于宋,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具有千古耐看的藝術魅力,被譽為“中國之瑰寶”,自古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鈞瓷其多變的釉色,是燒制過程中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繪,每一件鈞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故有「鈞瓷無雙」的說法。

 鈞瓷珍品或精品,起碼要具備三個方面的條件:

1、    造型要端莊大方優美。

2、    釉色要美,釉質要深厚,色彩要多變。

3、    製作工藝要精細。


Privacy  ©  Puzhao  Ceramics All Right Reserved.
 737台南市鹽水區新太路68巷25號  
Tel:(886)6-652-9259 
E-mail:puzhaoceramics@gmail.com